发动态

没有新消息

更多内容

季林博士 医院副院长
诊疗质量指标管理的作用十分惊人!指标数据能把一些被“粉饰”的严重质量问题暴露得淋漓尽致,甚至到触目惊心的地步。只有把异常指标作为路标、指引,下决心揭开严重质量的盖子,诊疗质量才有望得到真正提高!

376阅读

5赞

评论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写下您的评论

推荐阅读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指标,具有客观性、灵敏性、可比性、连续性、前瞻性、通约性等特征,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工具。但指标的滥用和独用,也会遭到临床的诟病,必须将关联指标联合使用,才能更加真实、可靠地反映临床诊疗质量。

864阅读
1赞
0评论

医院现代现代医疗质量管理(1) 公立医院面对的竞争环境: 外部环境对医疗质量产生的新要求:竞争! 患者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就医体验! 医疗质量内涵不断丰富:全面的大质量! 医院发展需求进一步增强:持续、差异化、特色! 必须实施现代医疗质量管理。 现代医疗质量管理的概念:不仅涵盖诊疗质量内容,还强调患者满意度、医疗工作效率、医疗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医疗技术的经济效果;是涉及医疗技术质量、服务质量及费用管理的全方位质量管理,包含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的系统性管理。

1122阅读
4赞
0评论

#医院/医疗/护理#医疗质量安全建设的5要素-6 (三)质量安全体系 1.什么是质控体系?所谓的质控体系,就是质控实施中的外力群、责任群、措施群。质量工作仅靠个体的观念和能力时不行的。 2.医院的三级质控体系 院领导+委员会:顶层设计、调配资源和专业指导; 职能部门:布置实施、检查督促、组织改进; 临床科室:诊疗一线,落实质量规范,改进质量缺陷,提升质量水平; 3.科室的三级质控 科主任,诊疗组长,主治医师+管床医师。科室层面的质量管理,重点是过程管理。起点是结构质量、难点是过程质量、节点是终末质量。 1)科主任:总设计、总指挥、总监督、总负责。负责科室整体质量安全工作,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质量安全,组织改进。 2)诊疗组长:是诊疗组质量建设的核心,总负责本诊疗组的质量安全,督促落实质量规范,实现质量目标,确保质量安全,对质量活动有设计、实施、监管、修正(PDCA)等职能。 质量改进以诊疗组为主体,组建QC小组,利用PDCA、RCA、QCC等工具,邀请质控员参与,还应邀请医院医务科、质控办参与。 3)主治医师+经管医师: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石,对质量方案具有实施、反馈、修正的任务。 4)质控联络员:辅助科室主任和诊疗组实施质量管理。质控联络员通常为住院总医师兼任。 5)质控会,力争按照诊疗组,梳理出问题。质控会针对指标差距(三甲第二部分)和质量问题(核心制度、三甲第三部分、专业质控标准),质控上还应追踪对质量问题的改进进程。

1359阅读
4赞
0评论

#你好哇#70后老司机,质量人,质量魂!

739阅读
3赞
0评论

医院三级质量管理体系3 三、如何用好医院三级质量管理体系? 医院级,医院领导要处处一定时间,学习研究质量管理政策、理论和方法;委员会决策中,医院领导应该遵循民主、科学、循证的原则;委员会专家应该充分研究质量管理规律、指标、技术、路径,要坚持科学精神和循证理念,着眼全局提出医院质量管理的方案和措施。 职能部门级,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成为质量管理的专业人士、管理专家,积极借助质控指标、质量工具(FMEA、RCA、PDCA、品管圈等)、信息化手段,主动转变职能,从监管落实向管与帮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转变,与临床融为一体,持续改进。 临床科室级,将质量责任落实三(四)级的每个具体人,剀切坚持核心制度,充分发挥住院总或质控组长的内部督导作用,借助指标数据的指示效果,重点从三基、诊疗流程、技术能力、问题研究、管理工具使用等方面,把诊疗各环节质量抠细、做实。 当然,另一个尤为重要的,是医院要充分营造质量安全氛围,安全警钟长鸣,建立合理有效的质量相关绩效机制,质量先进者重奖。让大家从做好质量工作的点点滴滴开始,共同建设一个学习型组织。

567阅读
20赞
2评论

#医务管理#医疗质量安全建设的5要素 3 根据性质,医疗质量包括三类: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终末质量。结构质量是可以预先建设的质量元素,比如人员的诊疗能力、学历,硬件条件,制度体系等等,具有前置性,可通过教育培训、人才引进、硬件建设、制度建设等方式予以建设,结构质量的监控,可以通过前馈控制的方式,预先实施。过程质量是以患者诊疗行为为对象,包括医疗、护理、医技服务、药事服务、院感、消毒供应,甚至包裹医疗废弃物处理、应急供电等等,诊疗相关过程中的全要素质量控制,控制形式主要是现场控制、过程管理,方法有依据指南、规范、制度、临床路径实施过程管理,也可通过终末质量反馈改进。终末质量,聚焦诊疗效果,通常以指标的数据为评估依据,是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指示剂,是对质量最敏感的环节,但通常也是一个流程的最后环节。

1082阅读
0赞
0评论

对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认识,还不能停留在院级数据和单个指标。院级数据是各一线科室该指标数据的系统对冲,既有“粉饰太平”、也有“一瑕掩玉”,对质量指标的把控仍需深入到科室乃至病种层面。同时,单一指标往往不能反映形势的全貌,仅能提供“一斑之豹”“一夫之象”,所以,对相关上下游指标的联合考察、改进,才能为质量提升提供有力的引导和支撑。

422阅读
1赞
1评论

医疗质量的指标管理(1)-指标概述。医疗指标的引入,将经验性、感觉化、个性化的诊疗行为,变得有数据可依,是西方医学的重大进步,为循证医学、精准医疗奠定了基础。随着科技的进步,指标管理越来越成为各类管理,尤其是医疗质量管理的不二法门。指标管理具有以下特征,1.普遍性,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指标和数据,例如健康查体的指标、数据和参考值,经济生活的GDP、CPI等等。2.目标性,因为数据采集都是有成本的,所以指标的设定,都不是随意的,那指标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目标。3.精准性,这个就不必说了,是指标管理的前提。4.直观性,建立在指标数据基础上的各种图形工具,使事务的态势、趋势变得更加清晰易把握,例如我们常见的体温变化图、股票走势图等等。5.前瞻性,直观性基础上对趋势的前瞻性分析,会让我们的管理更加轻松和准确。

481阅读
3赞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