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态

没有新消息

更多内容

Evan 浙江
有话职说:管理者有效放权的要诀 要诀一:不要只问“懂了吗” 管理者习惯性会问员工“懂了吗?”、“我讲的你明白了吗?”。这种情况下,许多对细节还不太懂的员工都会反射性地回答“知道”、“明白”,他们不想当场被主管看扁。 要诀二:明确绩效指标与期限 员工必须了解自己在放权下必须达到哪些具体目标,以及在什么时间内完成,清楚了这些才能有基本的行动方向。放权不是单单把事丢给员工,还要让他明白管理者期盼些什么。 要诀三:放权后也要适时闻问 放权以后不能不闻不问,等着他把成果捧上来。你可以不必紧盯人,但仍要注意员工的状况,适时给予“这儿不错”、“那样可能会比较好”之类的意见提点。如果任务特别需要“准时”,也可以提醒他注意进度与时间。 要诀四:为下次放权做“检讨” 每次的放权后,管理者应找员工讨论他这次的表现,以便检讨改进。管理者也可以让员工描述自己在这次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再配合管理者自己观察到的状况,做为下次放权的参考。 要诀五:放权不一定要是大事 即使只是一次再寻常不过的小事,都可以是“放权”,未必一定要是什么大方案、大计划,才叫放权。尤其对于新进员工,从小事放权起,可以训练他们负责任的态度,也建立他们的自信。

475阅读

7赞

评论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写下您的评论

推荐阅读

有话职说:管理者有效放权的要诀
​
​要诀一:不要只问“懂了吗”
​
​管理者习惯性会问员工“懂了吗?”、“我讲的你明白了吗?”。这种情况下,许多对细节还不太懂的员工都会反射性地回答“知道”、“明白”,他们不想当场被主管看扁。
​
​要诀二:明确绩效指标与期限
​
​员工必须了解自己在放权下必须达到哪些具体目标,以及在什么时间内完成,清楚了这些才能有基本的行动方向。放权不是单单把事丢给员工,还要让他明白管理者期盼些什么。
​
​要诀三:放权后也要适时闻问
​
​放权以后不能不闻不问,等着他把成果捧上来。你可以不必紧盯人,但仍要注意员工的状况,适时给予“这儿不错”、“那样可能会比较好”之类的意见提点。如果任务特别需要“准时”,也可以提醒他注意进度与时间。
​
​要诀四:为下次放权做“检讨”
​
​每次的放权后,管理者应找员工讨论他这次的表现,以便检讨改进。管理者也可以让员工描述自己在这次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再配合管理者自己观察到的状况,做为下次放权的参考。
​
​要诀五:放权不一定要是大事
​
​即使只是一次再寻常不过的小事,都可以是“放权”,未必一定要是什么大方案、大计划,才叫放权。尤其对于新进员工,从小事放权起,可以训练他们负责任的态度,也建立他们的自信。

409阅读
11赞
0评论

有话职说:管理者有效放权的要诀(二)
​
​要诀一:先列清单再放权
​
​简单来说,主管可以先列出每天自己所要做的事,再根据“不可取代性”以及“重要性”删去“非自己做不可”的事,剩下的就是“可放权事项清单”了。这会更有系统、有条理。
​
​要诀二:放权的限度要弄明白
​
​有些员工会自作主张,做出一些超出放权的事。因此最好在放权时能特别交待“底限”,一旦快触碰到了,他们就应该刹车,这可以防止他们擅自跨过界限。
​
​要诀三:找对你打算放权的人
​
​你所指定的人,如果经验多但对于该项任务不擅长或意愿较低,未必会比经验较浅、有心学习而跃跃欲试的人适合。
​
​要诀四:排定支持措施
​
​告知员工,当他们有问题时,可以向谁求助,并且提供他们需要的工具或场所。当主管把自己的工作分配给员工时,确定也把权力一起转交。此外,主管要让员工了解,他们日后还是可以寻求主管的意见和支持。
​
​要诀五:放了权就该适度放手
​
​与其紧迫盯人,不如在开始时就交待清楚,然后放手让员工做。这样管理者既可以省一些精力,员工也可以试一试自己的能力。

462阅读
8赞
0评论

管理者在团队运作中,应试着适度放权吗?

237阅读
3赞
0评论

#你好哇#有的人越缺啥,越炫耀啥。现在的管理者懂得放权的人很少,不明白专业人聊专业事。

462阅读
4赞
0评论

对员工放权不够,福利待遇一般,经营能力一般。

297阅读
0赞
0评论

扁平化管理。 老板人很好,员工放权,自我管理,偶尔加班

1082阅读
4赞
0评论

底层员工还可以呆,中层就不要去了,老板也不放权,留不住。

673阅读
2赞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