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态

没有新消息

更多内容

#职场聚焦#现在有一种说法“如果你在大公司待上5年,基本就废了”,你赞同吗?

可能略有点文不对题。 我想探讨的是:长期在一家企业就职的候选人如何证明自身能力? 最近的个人职业发展咨询中,碰到了好几位长期在一家企业就职的朋友。 他们的共同特点,毕业后校招进入行业内的翘楚企业,并任职在七年左右。 自我感觉对企业内部非常熟悉,进入审美疲劳期间,想离开—— 但步子不知道往哪里迈,或者说,不知道怎样能够迈的更好。 不可否认的是,毕业生入职的第一家公司,如果时间长于五年,基本也就打上了企业的烙印。 未来不管你是否离开它,这个胎记都会与你相伴很久,成为你身上的一个标签。 所以,你需要应对的问题是:如何尽可能发扬这家大型企业的员工在他人眼中的优势(如大型平台管理规范,培训充分),同时又将自己和身边千篇一律的同事区别开来,证明自己有走出来的决心,勇气和能力。 1. 从我多年金融猎头的经验积累来看,如果能有一段到基层(如分公司,特别是崭新市场)的工作经验,是非常能证明个人能力的。 比如,看一个销售的能力,必须要有一段硬碰硬的经历—— 他丢在一个陌生的地域,看他怎么反应,怎么摸索,怎么在语言不熟的情况下和当地人建立关系,怎么跨越千里找领导争取资源。 这些素材特别反映一个人最本质的应对力和性格。 可能各地不同市场的区别很大,不能和新公司的市场做简单类比。 但是如果一个难啃的陌生市场,你能吃得消,本身就带给潜在雇主很大的信心。 就像一个男孩子通过部队当兵的经历成长为一个男人,你的这段经历中遇到的困难,克服的勇气,成功的经验,会在整个职业生涯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你最基本的动力。 因为这是第一次主要靠你的个人能力为企业真正直接创利。 在向潜在雇主介绍这段经历前,要沉淀下来好好想想: a.我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完成了业绩的突破? b.这些方法和途径,深层次体现了我的哪些专业能力或优秀的个性? c.我做这个岗位,和其他人来做,有什么不同?此处可横向和同一时期其他分支机构的销售人员比;纵向和在你之前之后的你所在分支机构销售人员比。 整体上,当我问到候选人这些问题的时候,大部分人总结的过程还稍显缓慢,重点不突出,需要循循善诱的发问。 而这应该是人才目前为止职业生涯的亮点,应该好好的诠释总结。从而在潜在雇主心目中,不仅建立起你是”大企业“人的形象—— 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除了组织的力量,你自己想到了哪些?做到了哪些? 换句话说,对方想问你,如果没有企业作为组织的强大支撑,即使你再能吃苦,你再能打硬仗,把你扔到市场上,你是靠什么生存的呢? 毕竟,当你从老东家走出去的时候,你会发现,能做到之前雇主这样的体量和规模,同时带有这样强烈的企业文化色彩的组织,不一定很多。 更何况,如果你单纯只是选择一个体量相当的竞争对手,这段经历除了薪资的增加和职级的升迁,在工作内容方面,未必带来实质的改变和升华。 而市场上其他第二梯队的企业之所以求贤若渴,之所以有位置可以给你来做,就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这么完善的制度,没有这么全面的培训,需要迅速的从市场上找到候选人来带领他们加速跑。 我在之前接触一些毕业就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十年左右的候选人时,惊讶的发现,他们真的对外界知之甚少(甚至对于他们的竞争对手)。 可能是他们所在的企业太强大了,所以当他们去面试时,经常会说:“我们企业是这样做的……”,“我们企业是那样做的……”。 这句话表面上看,是一种对于目前所在组织的骄傲,或者对于市场上其他机构的不屑;实际上恰恰暴露出人才本身,对于自身能力的惶恐和怯懦。 真正一个强大的候选人,会说:“我在……情况下,是这样做的……当时我……这样来借力组织的资源”,“我在另外一种情况下,换了一种做法,因为市场变化了……我必须重新调配组织的资源,改换策略”。 有没有觉得,同样的事情,换了表述方法,给人的印象很有差别呢? 2. 人才在组织内部有调岗(而且是顺应人才自身想法)转岗的经历。 从我过去多年的经验来看,能在组织内部完成符合候选人本身想法的转岗,这一过程本身就体现了候选人的判断力,决心魄力,以及能够在组织内部游刃有余沟通的良好能力。虽然每个人都能对大势做出判断,但能在内部搞定两边的领导(往往这种转岗比出去跳槽更需要耐心和沟通,因为经常是老领导不想放,新领导想要不敢要),等待机会顺利转岗的人却不多。 当人才顺利转岗,从基层又回到集团总部,潜在雇主期望看到你: 能够在总部层面开阔视野,从高屋建瓴的角度重新看待原来的工作,这也是你必需在简历上加诸的经历。 如果在面试中,可能需要准备如下的角度和素材: a. 集团战略和在外一城一池的争夺有什么不同? b. 同时面对这么多转换,怎么在短期内克服种种挑战? 这个问题要用细节回答。 比如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你们的竞争对手,做竞品分析,对国内市场迅速了解。你通过哪些途径来达到这个目的呢? 新岗位第一次有成绩的“亮相”,通过哪些方面让领导放心你接的下来这摊活呢?客户又是如何评价你的呢? 毕竟,顺利回来是起点,能在新岗位上做好做稳,才能证明你的这次转岗让你上了一个台阶。 3. 当你下定决心打算出去看看的时候,好了,下面的话题就更是要精心准备了: a.作为业内人士,对于大趋势有什么细节性的判断? 比如:目前的互联网+,将怎么改变某种传统产品销售的渠道,从你的工作中,有见微知著的体验吗? 我在面试中能听到每个人说:互联网金融是大趋势,大趋势,大……趋……势。 但却很少有人能把这个趋势和自己目前的工作联系起来,告诉我除了新闻媒体的反复渲染外,TA从哪些实际的变化中感知到了这个趋势,以及有没有思考过这个趋势中,他有什么比较优势? 2. 这轮大潮中,有什么事情是你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或者别人即使想到了,也很难着手去干,干了也很难比你干得好的? 比如:你之前的资源在于经销商管理,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经销商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可以怎么重新整合利用? 这两个问题,如果思考充分,或者说,只要最近半年你都将它们放在心上,结合各种业内外新闻动态反复揣摩,并在工作中加以留心,去和潜在雇主聊的时候,深度就一定会比目前市面上70%的候选人强。 我的守则:可以转型,可以拥抱互联网,但是一定要充分运用之前实业的扎实优势,否则我们拿什么和拥有技术和天生就是所谓互联网思维的90后拼杀呢? 整体来看,过去经验的优势,我觉得只要稍作总结,候选人用很短的时间就能阐述好,重点反而是上面的两个问题,特别是如何拿你的经历去找寻这轮变革趋势中的切入点。 寻找新机会的过程中,人容易心浮气躁,甚至到了最后为离开而离开。 越是这样,我们越发需要未雨绸缪,也更需要沉下心来,而不是四面乱撞。 希望这次新选择,能让你成为这一轮趋势的弄潮儿的同时,牢牢把握手中的优势。 我们没法保证每一次航行都全胜而归,但是找到自己多年积累的资源和能力的不可替代性,相当于我们能多有一些他人无法轻易企及的试错资本。 加油!

80 赞+1
0
评论

0 条评论

层主说的,总结的,有些同感 1、俗话说常处一室,易成井底之蛙;常处一位,所难在于居安思危,丧失敏锐的忧患意识,从而对外部缺乏主动的接触、了解、学习的习惯。 显然这是一个人走向更高处需要克服的困难,在我之前的原公司经历中,对一些同事也有类似观察。 而怎么走,或者如层主说的,迈的更好? 个人看法是,都仍源于是否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甚至是人生之路,有没有主动设计、主动探索、主动追求的思维。这是认清自我的前提,也是认清未来的基石。如果这些心中少数,没数,显然后面的路不会太清晰。 2、所说的大趋势、切入点 工作都是实际的,解决问题也是实在的,考验人的。每个人的命运也都是与时代联系在一起的。 这也就要求化认识为行动,化资源为成果,转换职场收获,彻底成为自己身上的东西。避免成为工作的附庸,使自己成为工作的主人。 显然这点也是有见识有魄力的人,领先于多数人的地方
18-08-24
赞4
回复

这种事情一定会很
18-08-22
赞0
回复

@2024 职Q 智联招聘

《职Q社区规范》 《资质公示》

合作商务邮箱:sbyh@zhaopin.com.cn

京ICP备17067871号 合字B2-2021013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147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1101052003273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85-9898

关爱未成年举报热线:400-885-9898-7

朝阳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监督电话: 57596212,6509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