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态

没有新消息

更多内容

如何解決忙死領導,閑死下屬的問題?

知行合一 江苏/安徽师范大学/办公室主任/行政人事经理

职场上,大家忙忙碌碌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忙碌不等于效率,更不等于成功。有句话说得好:“在工作中,没有什么比忙碌更容易,但没有什么比事半功倍更困难。”意思是说,想让自己忙起来,干就是了,但是想让自己干得对干得好,就不简单了。 问题中领导忙得焦头烂额而下属悠闲自得,表面上是一种不公平,但实际上就是领导没有效率和正确方向的瞎忙导致的。 员工为什么闲? 按理来说,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大家都按部就班工作。基础的操作和执行一般都是由领导安排,下属执行。下属更忙才对。但现在情况反转,下属很闲,为什么? 1.下属不知道自己该干啥 因为岗位不清、责任不明,平时领导在工作布置与安排上不明确甚至没有明确的工作安排,导致下属不知道自己该干啥。于是乎,看着领导干,等着领导“安排”工作。 2.你不催我不做 因为没有有效合理的文化习惯,等靠现象比较突出,另外绩效管理和执行不到位,导致下属的工作干与不干都差不多,对于自己的利益没有多大影响。甚至干还不如不干,大家都不干凭什么我干?干了可能惹麻烦,凭什么干? 所以,下属“闲着”。 领导为什么忙? 在下属“无所事事”的时候,领导的忙大多是盲目蛮干。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 1.领导对下属“不放心” 很多领导,就是个矛盾体。总觉得自己业务一流,总认为自己的下属不能够胜任。平时的工作,哪怕琐碎的工作,都担心下属干不好或者干不了。不敢给下属担当的机会,时时处处都想凭自己的“能力”撑起整个部门。 这个时候,很多领导就会忙的要死。而且自己一边忙,还一边抱怨下属无能,甚至埋怨下属不工作。可是,问题出在哪里呢?难道一切不都是自己搞出来的吗?该下属做的工作不放给下属,一个人包揽大家所有的工作,精神可嘉但做法欠妥。 2.错误的管理理念 很多领导还有一个错误的“管理理念”,那就是自己要带好头,以身作则,冲锋在前,这样就可以让大家都佩服自己,就能够很好的管理下属与部门工作。这是一个误区。 一方面,领导的职责与工作内容不同于下属,两者有统一性但也有独立性。如果搞不清这一点,连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都不明白,即便很累也不冤枉。另一方面,管理不是某一理念或者方法独立作用的结果,所有下属也不会一样的水平与觉悟,管理既要以身作则,又要赏罚分明,既要团结合作,又要分工明确。 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管理错误,让领导忙得不可开交,甚至忙得毫无价值。 3.领导弱势 还有一些领导,思维很清楚、方法很明白,但是管理的气魄不足、行动力不够,在面对下属时有些自卑没有信心。该管的不敢管、该说的不敢说,总怕“得罪”自己的下属。一来二去,领导成为“弱势”一方,而下属则相对强势。 这样一来,领导只能埋头干活,下属则要悠闲的多。 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领导 总体上来说,即便下属很闲,也不是下属的错。问题出在管理上,处在管理者身上。如果校领导没有问题,大领导肯定有问题。要想解决,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强化领导能力 用时下管理领域的话来说,就是要加强领导者的领导力。在个人的团队核心地位、执行力度、绩效推动、文化打造、人员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努力,才可以逐步改变这种局面。 说句大白话,领导要能够掌控自己的团队,否则就只能是个干活的料,不称职。 2.优化领导团队 很多时候,一些单位对于员工的提拔有问题。只要业绩好、业务好就可以顺利进入领导岗位。可是管理素养、个人思维层次、执行高度都没有上去。一旦匆忙进入领导岗位,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要么领导忙员工闲,要么两者之间狗撕猫咬矛盾重重。从员工信任度、个人执行力、管理素养和业务专业性等方面进行相对成熟地考虑,选择真正合适的人做管理者。总比提拔些“苦力”强得多。 3.夯实执行与工作风气 要从公司高度提倡、贯彻于宣传积极工作、主动工作的风气,执行有效的绩效制度,明确公司的价值理念:不养闲人。让员工积极思考并主动执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即便分工不请也可以相互探讨或者主动请示,而不是袖手旁观。 对于管理来说,切忌形式注重实际,不要搞长篇大论。好的规定哪怕几句话就够了。面对瞎忙的领导,该换人就换人,面对只管看哈哈笑的员工该处理就处理。没有霹雳手段,就不可能有想要的工作秩序。 领导太忙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胡忙乱忙,没有效率与效果。员工闲也不是大问题,问题在于一直闲下去,在于闲的让员工本人都心慌。这一切都是管理者或者公司作为不当或者不作为造成的。根本上来说,要进行管理方法的深刻反省。

3 赞+1
0
评论

0 条评论

江苏/安徽师范大学
你长得太美,你说的都对。采纳你的回复~
21-09-01
赞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