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态

没有新消息

更多内容

季林博士 医院副院长
医疗质量的指标管理(6)-再谈指标应用.患者住院总死亡率,是住院患者中死亡人数占同期出院患者总人数的比例。是反映医院质量安全水平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件,特别是医源性死亡更是患者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关注死亡率,一方面,可消除重大纠纷的隐患;另一方面,可检验诊疗能力和质量管理的水平,因此需要对死亡率高度关注。 其中,应重点关注三类死亡率:1.重点手术住院死亡率(重点术种质量控制;2.重点病种住院死亡率(单病种质量控制;3.ICD 低风险病种患者住院死亡率。 作为质量建设的重点,虽然患者死亡是小概率事件,但科主任,绝不该放过任何一个死亡病例、甚至抢救病例的研究。

1069阅读

2赞

评论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写下您的评论

推荐阅读

医疗质量的指标管理(5)-再谈指标应用。非计划再住院或再手术率,也称重返类指标,是评价治疗方案和适应症选择、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围手术期管理等诊疗质量的重要指标。重返事件的发生,医疗机构应高度重视,尤其是1)重点病种患者非计划再住院率,2)重点手术患者非计划再住院率,3)重点手术患者非计划再手术率。 重返类患者主要是病情发生变化的,而且此类患者入院时病情重,急诊入院率、死亡率和非医嘱离院率均高于普通患者。也常被用为院内死亡率最准确的预测指标。需要高度重视,作为疑难病例分析的重点

765阅读
0赞
0评论

#医院/医疗/护理#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版)有哪些信息量比较大指标?2 10. 单病种质量控制 【指标意义】单病种质量管理是一种标准化的、以病种(或手术)为单位而进行的全程医疗质量管理的方法,它是对"效"考核的重要指标。经过努力,国家已建立起51种单病(术)种质量控制机制,基本涵盖了常见、多发的危重疾病。也可用于医院间比较诊疗能力、技术水平和费用等差异,指明改进方向。 14. 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 【指标意义】这里的低风险组病例是指DRG低风险组:该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负一倍标准差,即一旦发生死亡,死因可能与疾病本身相关度低,而与临床诊治管理过程高度相关。这是另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为立院之基。体现医院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情况,也间接反映了医院的救治能力和诊疗过程管理水平。 19. 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率 【指标意义】是此次医改的重点方向。通过这个指标,从用药维度有效约束诊疗费用无序扩张,且诊疗效果与成本并不呈线性增长的乱象。让医疗行为向价值医疗挺进。 21.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使用比例 【指标意义】国谈成效,在这两年中立竿见影!百姓就医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实惠,为医改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带量集采,正应了那句,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996阅读
1赞
0评论

医疗质量的指标管理(4)-指标应用。是否使用指标管理,某种程度上说,就形是牛拉马跑,还是飞机高铁。例如,平均住院日这个指标,是利用每位出院患者实际占用床位时间,衡量医院医疗资源利用情况。既反映医疗效率、也反映医疗质量。病种难度高、平均住院日短的剪刀差,就是各大医院追求的目标。临床专科提升实力,重点病种、重点手术的平均住院日,就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科室使用平均住院日这个指标可以按以下步骤展开: 1.科室的平均住院日,可以分别按病种或/加手术名称(下一步还可以加入年龄因素)进行排序; 2.以院级平均住院日为线,重点分析高于医院平均住院日的病种分组; 3.优先挑选其中医疗耗费高的、危重程度高的、手术级别高的进行分析; 4.可参考国家颁布的临床路径,梳理诊疗流程、诊疗能力中待改进、待提高的地方; 5.根据梳理出的问题和需求,借助PDCA等质量工具(通过优化管理、技术引进提高诊疗能力、培训达成共识)

811阅读
4赞
0评论

三甲医院评审3 超级大考会怎么考2 第二部分 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数据监测内容 1.资源配置与运行数据 2.医疗服务能力与医院质量安全 3.重点专业质量控制 4.单病种(术种)质量控制 5.重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 第二部分分数占比不低于 60%,数据监测为整个评审周期(四年)。 规模配比类指标(反映结构质量)中位数与最后一年数据必须达标。例如护床比、院感专职人员与床位比; 连续监测指标(反映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 数据趋势呈与管理目标方向一致的或呈波动型的,采用中位数;趋势与目标相反的,采用最差的数据。

508阅读
13赞
0评论

医院现代医疗质量管理(6)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点。1.质量是的生命。不医疗质量不仅仅关系患者的生命,也关系医院的“生命”,不少医院其实是走在了重开创、轻质量的道路上,事倍功半。 2.为患者服务。 3.质量形成于生产全过程。全面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最终形态,但也应根据医院发展的阶段和实情,先重点解决重点关键环节、流程的质量,眉毛胡子一把抓,也只会让质量建设陷入茫然。 4.质量具有波动的规律。理性认识质量建设的哲学规律,是坚定信心的必要基础。 5.质量控制以自检为主。当外部监管不具体、不经常、不深入的时候,主要靠自检,但现在这一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国家监管的手段、力度、频度越来越强有力,因此,质量管理已经走出了“自净”的时代了。 6.质量的好坏用数据来说话。指标数据管理,已经是普遍采用的质量管理标准化手段了,对管理者、一线工作者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7.质量以预防为主. 8.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和统计方法相结合。 质量管理在不少医院还是冷灶,只有当医院领导、机关和诊疗技保一线三级质控体系内,充分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医院质量管理才能真实实现高效运转

2178阅读
4赞
0评论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行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到医院就医的患者,是医疗质量安全的第一利害人。尽管正规医院,都将质量安全作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各医院医疗、管理、人员素质、设备设施条件的参差不齐,医疗质量结果没法做到整体化一的高标准、高质量。并且,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认为因素导致差错的可能性,也是无法避免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医疗机构除了自身在质量安全建设中,下苦功、出真招,不断优化流程、消除安全隐患,同时也邀请患者参与质量安全的监督工作。 患者不禁会问,面临如此浩瀚艰深的医学知识,我懂吗?我行吗?其实啊,提出这个问题之前,患者已经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医疗安全中去了。比如,入院时的健康宣教;输液时,自发关注液体进度;手术前的知情同意会谈等等。随着全民教育素质的提升,医院患者安全制度措施的建设完善,各种人性化、个体化的医疗设备的出现,患者通过提供切身感受(过敏、疼痛)、现场证据(安全不良事件证据)、身份审核(用药、检查、操作的身份查对)等等方式,促进医院、受益自身。

660阅读
4赞
0评论

急诊很少处置患者 住院部病房值夜班除了看病房患者 有时候1个晚上收3-4个住院患者 夜班上的很累 上下夜班休息还被要求去听一些制度讲座 需要签到

917阅读
0赞
0评论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诊疗过程中非疾病本身引起的,可能导致患者健康遭受损害的事件。“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被列入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十大目标,是医院质量安全改进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系统工程。通过,贯通管理体系、压实管理责任、通畅上报管路、智能上报手段、抓实事件研处、构筑医盾文化、责任对岗分担、成果经验共享、力推奖惩落地等措施,全面推进不良事件上报率的提升,多角度提高患者安全水平!

1108阅读
9赞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