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新消息
更多内容
0 条评论
问题来自于
三文鱼
准备跳槽,如何找到好工作?
金九银十跳槽季,该如何找到心仪的工作?
81238360
阅读
3746
回答
@2025 职Q 智联招聘
合作商务邮箱:sbyh@zhaopin.com.cn
友情链接
HR圈内招聘/ 同道问答/ 人资知识社区
51社保/ X职场/ HR Bar/ 中人网/ 研招网
京ICP备17067871号 合字B2-2021013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147号
人力资源许可证:1101052003273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85-9898
关爱未成年举报热线:400-885-9898-7
朝阳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监督电话: 57596212,65090445
准备跳槽,如何找到好工作?
1、先想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一次跳槽,如果不是必须,我劝你先等等。 大多数人跳槽无非为了以下目的: 1. 硬收益提升:薪资涨幅、拿到股票期权 2. 个人空间提升:提高职场天花板、软收益提升(晋升、职级) 3. 拿到一些之前得不到的机会(业务方向、带团队) 4. 离开失望的群体(汇报上级、不给力的队友) 那么,跳槽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放弃了原有的舒适区,前往一个未知的地方。 你放弃的可能是已经做的得心应手的业务和工作、熟悉的队友和老板、已经积累的项目经验(可能在未来成为你晋升、成长的阶梯)、进入正轨的职业发展轨迹,甚至是工位、办公环境、办公设备。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很大一笔沉没成本。 如果不是一个明显大于付出的收益,我想并不建议你在这个时间跳槽。 那么来聊聊收益,如果单纯只是为了 1 ,我建议你,先想清楚是不是真的需要。 公司会改变现有团队的薪资结构,根据外部市场的竞争力给你定 offer,不代表你进入这个团队后不需要遵守内部的产出规则。比如:拿高薪的人,会有更高的要求、和团队里同薪的人相比,如果产出明显有差距,就会被定义为「溢价」。而一般情况下,如果付出和期望差距过大,要么走、要么降。 这几乎已经是行业里不成文的潜规则,每一个拿着高价 offer 向你抛出橄榄枝的 HR 和 业务部门,实际上在发之前就已经开始「磨刀霍霍」开始计算拿着这个薪资的你,入职后能贡献出什么样的产出了。可能有的候选人因为市面竞争、过往薪资、家庭原因等,拿的是一个略微溢价的 offer,但是整体上不会违背这个大原则。 内部涨薪虽然会略慢一些,甚至涨幅比例低一些,但是有一点是对你有益的,那就是熟悉程度。你的 Leader 和你的老板都对你更知根知底一些(相比于新公司,更能给你宽松的尺度和更多的机会)。 不过,你可别骂黑心,事实上,给人打工就是这样的无情。 那么回到大家都说的这个「2019 寒冬」,各团队的人均工资、人均产值、宽带薪酬都摆在高管们甚至是 CEO 的办公桌上了,谁花的人力成本多、谁的产出低,一目了然。 那么拿到所谓高薪的你,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面对着相对陌生的考核指标、变化的考核要求(大概率是提升)、不再轻车熟路的业务模式和考核你的人,背负的是什么? 我想不用我再多说了吧? 如果你是为了 2、3 跳槽,那么我建议你可以考虑下同时在内部看看有没有机会实现,要知道原公司你付出的时间、精力、成本带来的回报不仅仅是那些你能看见的,还有处于无形的认可和经验值。 如果你是为了第 4 点,也先别急,考虑下,是不是换一个组也可以实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说我就是要跳槽,就是不想在这家公司待了,那你一定要仔细选择。 裁员潮会继续: 1、的确情况不好的公司,因为自身问题,以及资本市场变冷,导致现金紧张,拿不到钱,只能裁员降低成本自救。 2、情况正常,但是决策变保守的公司有个朋友的公司,有很多现金,但是他说,他们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告诉他今年要招几百人,他立刻让停下来了,就维持现有规模,因为整个市场都在过冬,他们也要保守。 3.情况不错,趁这个时机主动裁员一些公司其实情况还行,但是存在人员冗余、效率低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大的公司。以前裁员,容易造成军心不稳,感觉公司出了问题,但现在这个时间点裁员,在大背景下不会出大问题,稳定性也很高。 基于这样的大背景情况下,面向大多数人的常规(非专家岗、核心管理岗)类型岗位会有招聘,但是招聘策略一般是以下几种: 1. 替换。干掉一些明显效率不高、天花板很明显、成长性很差的员工,换一个更靠谱的新人(鲇鱼)进来活跃气氛。 2. 试水。还有一些所谓的略有起色的新业务,但是不确定能不能快速进入成熟期,需要找一些新人进来试一下。新人的试错成本一定比靠谱稳定的老员工要低。 3. 进阶。提升要求和 ROI。把原来 2-3 个人做的事情放在一个人身上,但是会要求保证核心目标达成。 4. 熟练者。除非是天赋非常超预期的「小同学」,否则更倾向用一个熟练工快速推进。过去大量招「菜鸟」堆人办事的逻辑已经不再合适这个场景。 5. 求稳。保证核心业务/重点突破业务的团队战斗力,在保证该方向目标达成的情况下再去额外扩充新的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你选择工作时候可以参考以下思路(仅从个人角度分析) • 平台可信赖 发展较为良性,未出现重大业务错误或者波峰波谷,或者是稳定、实力雄厚的大公司。这个时间节点稳定一些更重要。站住了才能生存。 如果这是一家蓄力已久厚积薄发的公司,在他们的冲刺期加入,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去做那最后一把的推手。 • 财务状况维稳 明确,不是裁员了/缩减开支了就是没钱了,可能也是为了保守政策安全过冬。 在政策、环境、市场环境都严峻的情况下,哪怕每个员工身上多花一块钱都可能是压垮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企业为了安全边际的拓展,成本是一定要控制的(毕竟地主家也没有那么多余粮),如果公司倒下了,所有人都得「死」。 选择工作的时候,可以考虑综合看下这家公司是否最近有明显不错的收入现象/融资信息,上市的公司也可以关注下他们的财报和股票情况。 一般情况下,能(正常)拿得到钱的/财报状况还算不错的,理论上还是可靠的。资本对他们的信心和收益评估一定比普通人更准确。(当然,前两年那种不健康的疯狂融资,这两年应该也不会再复现了)。 • 业务方向准确 大公司里也有边角料业务、小公司也有独角兽级别的业务方向。过去大家不缺钱,为了 KPI、年度报表好看,证明我们的确做了很多事,经常会有各种不切实际的「拍脑门」业务。现在这些都可能会被干掉,或者缩减成为能够维稳即可的形态。 作为新人,如果进入到一个边角料/非核心状态的团队,不仅存活几率会比核心业务要略低一些。能够获得的成长和空间也会差一些。同时,在企业要精简人员开支的时候,首当其中的一定是这样的团队。 • 学习和成长空间大 最靠谱的不是工资单上的数字,他不能保护你。能保护你的是自己的专业能力和项目经验。选择一家新的公司,一定要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成长机会。 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能够提供非常亮眼的经历、给予「暴涨的经验加成」的大型项目从准备、到落地、到复盘,一般都要一个 Q,甚至于半年。而大多数人(没有能到业内小有名气的资深)一年可能也就能参与一到两次这种大项目,作为 owner 或者核心骨干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选择一个能给予你专业能力和项目经验大幅度提升的机会,而不是从一个「摸鱼」的处境去另一个「摸鱼」的处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还是我经常说的那句话,很多人觉得是鸡汤,但是是真实情况。 • 打铁还需自身硬,练好本事走到哪里都不愁。 • 如果不够强,请沉下心态好好磨练自己,不要把目光只放在税后可能相差无几的工资差距上。 简单写了一些,希望能帮助想要换工作的各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