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态

没有新消息

更多内容

候选人的人品重要还是能力重要?#人力资源专场#

设置一个争议性话题:没有人品,都是能力。当然很多人不同意,那么多公司老板都注重人品的情况下,你抛弃人品只看能力,能不引起反驳吗? 与反驳的人不同,更多人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驳:老掉牙的话题,多说无益。该干嘛干嘛,不要浪费时间讨论这个。他们忙什么去了?挑几个看看。 场景一: 有人在面试,同一个面试人,两个候选人,在人品与能力之间如何权衡?同一个候选人,不同的面试者,有人看到人品,有人看到能力。现在不禁要问:同一个候选人,在不同的老板眼里,人品相同还是不同? 答案很难相同吧?因为每个人对人品的品鉴方法都不同。否则哪还需要什么慧眼如炬?再说,被淘汰的人,是不是就失业了呢?难道真的有人收容人品差的来用吗?或者,有些企业是在将就用一些人品差的人吗?恐怕不是真的。否则,怎么看那些那些成功者,在讲述当初被拒绝时所表现出的成功者的大度? 场景二: 有人开管理会议去了。讨论业绩的时候,人品的位置在哪里?被认为没人品的人,带来的业绩仍然是业绩不是吗?有人说如果不合规,带来的业绩再多也不算。这就不是人品的范畴,而是管理的范畴。 如果能够带来同样的业绩,一个是合规的做法,一个是不合规做法,同一个人会选择什么?谁会愿意冒额外的风险去拿到业绩呢?所以,合规才是正常的选择,合规解决不了的时候,才会选择不合规。选择不合规,是不得已的选择,实际上是没选择。没选择,就是没有能力,而不是没有人品。 如果一个人做法是极其合规的,可是没有业绩。我们是该表扬他,还是批评他?我们是奖励他还是惩罚他?在商言商的环境里,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场景三: 现场辅导,发现员工的行为与CRM录入的信息有误差,或者说对方有虚报行为。因为管理者一天下来,发现根本见不了那么多客户,也根本不可能按照计划在做,可是每天填写照样那么多,怎么会真实?虚报,是人品问题吗?未必,只要看看是不是大多数员工都选择这么做即可发现真相。 另外,有人业绩增长留一手,理由是下一个季度还要增长。选择留一手而不是“尽力”增长,是人品问题吗?控制销量是人品问题吗?这个可以争论很久,但是归根结底,人品还是能力,我们仍然难以区分。 场景之后: 招聘一个人品不错的人,后来竟然顶撞自己的老板,甚至摔门而去,这是为什么?常常让老板气闷的员工仍旧待在这里,而那个非常讨喜的却早早离开了,什么原因?“擅长”作假的问题员工,老板看在业绩的份上隐忍不发,而中规中矩的员工,常常因为业绩而挨骂,这个现象,如果到你这里会终止吗? 看看以下三个现象: 1. 很多管理者眼里的态度员工,往往有点本事; 2. 很多曾经有态度问题的员工,搁在现在可能都不是态度问题; 3. 一个管理者眼里的态度问题,可能是另一个管理者眼里的能力问题。 既然是现象,不作点评。现象的背后,值得思考和讨论。此处可以留下二维码(当然没有,别找了)。 核心观点 这篇文章的重点:所谓人品与能力,实际上都是概念。既然是概念,每个管理者都有自己的诠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这样推导,可以说人品就是能力,能力就是人品。 如果再进一步得出结论,管理者就是人品与能力之间的界限。不同的管理者,代表不同的划界。 实用一点的结论:压得住,人品没有问题;压不住,人品就会出问题。找一个支持这个结论的现象: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表现出不同的人品。 再具象一点,一个小学老师会发现,即便那几个调皮的男生离开,班里还会出现另外几个。哪怕这几个原来是不调皮的。 高中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厉害角色,让每个老师都头痛不已,但是,一位教生物的老师除外。我曾经好好思考过这件事。得出一个结论:别人的人品,在自己的能力之外。 有人评价曹操用人不拘一格,不对。曹操用能者,那是他对自己的自信,能用也能杀。有人说刘备用仁者,错,其实也是用能者,因为他有办法让对方成仁。 何谓人品? 人品就是一个人的意图在行为上的表现。人品表现为一致的,可预期的一系列行为,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近利而动心,不为利远而放弃。想起了谁?郭靖。金大侠笔下难得的忠义英雄。 既然行为可以预期,那么难免就让自己处在弱势当中,起码短期内如此。弱势如何生存呢?如何过得好呢?在没有成功保证的前提下,如何继续守住自己的原则,而放弃唾手可得的好处呢? 任何选择都需要成本,人品实际上是付出短期的代价,带来长期的优势,是一种投资,是一种延迟回报。为什么有回报呢?因为单纯的行为经过时间的浸泡,便会成为一种能力,加上行为上的一种可预期,自然就会获得人际中的一种宝贵资源,即信任。当然信任,不是凭空而降的,是人品与能力的双重回报。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品是一种行为习惯,而习惯其实就是能力。行为习惯如果与单一的目标挂钩,一个人就会非常出色。而单一的目标,其实也是一种能力。 长辈为什么要求后辈坚守道德底线?仅仅是一种说教吗?我想他们是洞悉了人品强大的一面,总不至于他们唠叨着让自己的后辈吃亏吧? 所以,人品就是能力。既然如此,与其管理人品,何不管理能力?如果你自认,人品更好管,反过来也行。 何谓能力? 能是自己的底气,自己知道;力是底气的外露,是别人的感受。 力量来自一致性,即思维与行为的一致性。归根到底,人们看结果,看数字。结果就代表能力,否则说千道万,都是假的。 所以,在管理范畴,最终也没有奖励能力,而是奖励结果。这就苦了日常管理者,带来结果的,只能说能力强;没带来结果的,只能说能力差。那么,能力本身的管理就失去了准头。 平时的考核,有的公司要考核行为,这是一种变相的考核能力。问题是考核什么?考核工作时间?所以,要签到,各种花样的签到方式。考核行为?比如客户拜访次数,时长,频率,沟通内容,所以要输入到系统里。再从系统里推导出每个人的行为是不是合格。如果这一切都好,可是结果不好怎么办?如果这些都不好,可是结果很好,又怎么办? 最终,到底什么是能力?到底怎么考核? 在工作中,只有一种能力,就是与目标人群的互动。互动的量与质,是一种评判标准。带来了新的问题,什么叫有效互动? 有效互动,有三个考量: 1) 注意率 能引起对方注意力的互动,而不是相反。想想看我们每天有多少时间能增加客户的注意力?多少客户的注意力? 2) 共鸣率 能引起对方心理上的共鸣,带入感很强的互动,会引发情绪上的体验,感觉上的体验。那是一种同频的愉悦感。我们每天能有几次的共鸣记忆? 3) 响应率 就是你的提议,引发对方的响应。如果很突兀,再合理的提议都不会有人响应,所以,响应之前一定要有共鸣,而共鸣之前一定要有注意力。注意力份额,是比市场份额更重要的一个管理指标。 有效互动,有四个动作: 1) 说 谁都会说点什么,但是不是对所有人都会说。对那个目标对象,说什么?往往没有选择,说自己要说的,还是说对方该听的?这是难点,也是误区。 2) 回答 有问必答吗?有答案就要给答案吗?没答案就为难吗?都不对。回答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达到既定的目标。可是我们在回答的时候,误以为回答就是目的。 3) 会提问。 加上一个“会”字,就会引发谁是终极裁判者?会提问,就是让问题有营养,有没有营养谁说了算?所以,会提问实际上需要建立在了解对方的前提上。有人说,我们第一次见面,如何让对方觉得有营养?每一次见面都是从至少百分之八十的了解开始,而不是从零开始的。 4) 瞬间反应 这是不可预期,难以准备的情境。我们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处在无法计划的对话情境当中。我说的没法准备,不是不准备,而是时时刻刻准备。不要相信急智,但是相信准备的重要性。从思维层面去准备,把准备放进下意识的范围里,让下意识代替自己去应对。无论是不是准备,我们都在准备当中,就看是不是刻意去准备。 每一次互动,有四个阶段: 1) 提出目标 每一次互动都有目标,这是很多人反感的地方,认为人与人之间不需要有那么重的目的性。这是一个误区,有目标,不等于功利,就像计算,不等于算计。 2) 表明来意 这是获得信任的重要前提,如何表明来意?从角色,目的和资源三个角度,另外,还要让自己的来意可信度高,这就不是一般的能力了。 3) 接话 接话,有点类似瞬间反应,这里特意强调接话,是因为不接话的现象很多。不会接,于是不接;难堪,所以不接;敏感,所以不接。都不是理由,任何话都必须要接,除非,不接就是一种接话的方法。 4) 提出要求 如何提出要求?有的害怕对方拒绝所以不提要求;有人不得已硬着头皮提要求;有人提出要求就是索取;有人假意为了对方提出要求。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方式! 对能力不甚了了,就会怪罪到人品的范畴,这实际上转嫁了管理的责任。关键是这样的行为没有让管理者得到实际的利益,只是自我安慰而已。这样做的实际效果,只能是暴露自己管理能力的边界。反而不如把能力管理起来,少拿人品说事。 宁愿相信:没有人品,都是能力。 做自己的教练

27 赞+1
6
评论

0 条评论

我觉得说的很好,试用期不就是用来做考察的吗
18-08-20
赞4
回复

确实是这样
18-08-16
赞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