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态

没有新消息

更多内容

#职场防侵害指南#试岗期有法律规定吗

李一 省经理

在试岗期里,有法律规定吗?答案是有的。 试岗期(试用期)在中国的法律规定中有明确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条款: 劳动合同期限在三个月以上的,可以约定试用期。 具体来说,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同时,企业或单位在雇佣员工时必须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在试岗期间,如果企业或单位需要对员工进行考核,那么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 考核内容合法。企业或单位在进行员工试岗期考核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以不正当的内容进行考核,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 2. 考核方式公开。企业或单位在进行员工试岗期考核时,应当公开考核的方式、内容和标准,并确保员工了解考核的目的和意义。 3. 考核结果公正。企业或单位在对员工进行试岗期考核时,应当确保考核结果公正、客观,不得因员工性别、种族、宗教信仰、政治信仰等因素干扰考核结果。 那么,在试岗期间,如果企业或单位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该如何处理呢?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企业或单位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员工支付双倍工资。 同时,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或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总之,在试岗期间,企业或单位必须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试岗期不仅是企业了解员工能力和适应度的机会,也是员工了解企业文化、工作内容和福利待遇的机会。 希望大家在试岗期能够认真对待,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自身权益。

1 赞+1
4
评论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写下您的评论